第314章(1 / 2)
竹竹亲了亲爷爷奶奶的脸颊。
这是宝宝第一次亲他们,两位长辈当下就乐得眉开眼笑,打趣说这次回家,连脸都不舍得洗了。
竹竹又嘟着小嘴巴,附送另一边脸颊的亲亲。
“亲个不停是因为不想爷爷奶奶回家吗?”老江总问。
小团子:“是啄木鸟。”
“宝宝这次还是愿意送走咱俩的,因为我们俩一走,她爸爸就要来了。”周燕珺笑着对纪凝说,“刚才和文特助通了电话,江乘估计是明天一早直接到机场和你们会合。”
周燕珺话音落下,拍了拍纪凝的肩膀,温声道:“都好好的。”
现在还是傍晚,爷爷奶奶站好最后一班岗,要给竹竹小朋友做晚餐。
小团子听说妈妈要回房看剧本,屁颠儿屁颠儿地跟上。
卢导的电影,预计将在年后正式开拍。
纪凝拿到剧本,看了好几遍,打开电脑,在文档记录对角色的推敲。
就像网友们所了解的,卢导电影里的角色,就算是小人物,也得写好几页的人物小传。
更何况纪凝的戏份并不轻,角色需要多次揣摩,要真拍了好几天还被换下,外界的嘲笑还是其次,她自己肯定受不住这个打击。
大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宝宝则是得好好玩耍。
但这是竹竹小朋友第一次见到妈妈坐在电脑前工作,和爸爸工作的时候一样,又不一样。她觉得新鲜,两只手扣在身后,在书房踱步。
玩偶公仔被宝宝整整齐齐地摆在地板上。
她小手抵住嘴巴:“要安静。”
纪凝单手托着腮,看着文档上的文字。
这是一个复杂的角色。
无法和解的原生家庭造就人物悲伤的底色,反派人物的成长之路并不是非黑即白,但要加入大段的剖析,又显得像是在给角色洗白。对此,卢导在剧情中做了巧妙的设计,结合人物的前后蜕变,使得后续反转合理。
书桌上还放着几本书,是卢导推荐的。
纪凝随手拿起一本。
“妈妈,你在看故事书吗?”竹竹小朋友靠过来,和妈妈贴贴。
纪凝翻开其中一本书,念给竹竹听。
“母亲的角色,与情感投射。”
“这是什么哇?”
“在父母的冲突中,孩子被迫成为调停者,完成对抗……”纪凝看着书中的文字,说道,“你看吧,这不是小宝宝看的书,竹竹听不懂。”
竹竹不听故事了。
她迈着胖乎乎的小短腿,爬到妈妈的椅子上。
小不点坐在纪凝身后。
她的脸蛋,靠着妈妈的背,成功完成贴贴。
宝宝和妈妈贴得更紧一些,小手圈着妈妈。
时间停留在这一刻,太阳下山,窗外天色已经沉了下来。
但纪凝却觉得,像是有阳光洒落。
心快要融化,贴贴是温暖的。
“就像是开摩托车。”纪凝笑道,“我是摩的师傅,你是小乘客。”
“不是的。”小团子奶呼呼地说,“宝宝是乌龟壳。”
纪凝戳了戳崽崽手背的胖窝窝。
忽然之间,又觉得不太对。
“?”她拍拍竹竹的手,“谁是乌龟啊!”
“这是哪里?”
竹竹是个磨人的宝宝, 扒拉着纪凝,在她忙着工作的时候,安静和妈妈贴贴。
指尖敲击键盘时声音清脆, 带着规律, 小团子喜欢这样的“嗒嗒”声,每当妈妈停下时, 她就在后面轻轻拍拍。
这时候,纪凝觉得竹竹就不是乌龟宝宝了, 她是小地主, 催着家里的长工干活儿。
敲击键盘的速度, 不快不慢,是让人安心的声音。
就像是来自于大自然的轻柔声音, 如雨声、风声、海浪声……这样的声音, 在物理学概念上,统称为白噪音。在认回竹竹后, 纪凝看过许多育儿的科普文章和书籍, 一些小婴儿刚出生时, 还不熟悉这个未知的世界, 睡不安稳、踢着小脚丫夜夜啼哭,专家便建议, 可以给 他们播放一些平和的白噪音。白噪音能让婴儿感到舒适,安抚情绪、帮助入眠。
纪凝自然早就忘记婴儿时期的自己,是伴随着什么样的声音入睡。
可她清楚地记得, 从五六岁开始那个时间段, 她几乎每天晚上,在父母的争吵声中,瑟缩、惊恐地睡着。
“妈妈。”竹竹的小奶音变得懒懒的, “让手机不要吵。”
纪凝的手机,从前些天开始,便不停地响。
是纪国亭换了不同的号码,打电话喊她回家。
“我接一下,它就不吵了。”纪凝说。
“不要。”竹竹的小脑袋摇成拨浪鼓,小声道,“妈妈会不开心。”
即便妈妈掩饰情绪,可细心的聪明宝宝还是能看出来,每当接完电话,她都有些低落。
↑返回顶部↑